抛却地域、经济等因素,我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的是凤阳县、金寨县和绩溪。为什么呢?下面慢慢来说。
1.凤阳县。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我小时候就听过的民谣,老人们说是凤阳花鼓的唱词。解放前,因为连年战乱与灾害,凤阳农民被迫唱着花鼓四处逃荒要饭。凤阳花鼓也随之名扬天下。
一九七八年,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曲,是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划时代的大事件,凤阳,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成为家庭联产承包的代名词。
不仅仅这些,凤阳还有朱元璋,有明皇陵,还有沈浩…,凤阳的名片实在太多,放眼安徽,还能有哪个县的知名度超过凤阳?
2.金寨县。
虽然“农业学大寨”这个口号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而且此大寨也不是我们的金寨县,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与宣传标语我一直记忆犹新。上小学那会,每天走过村里的土墙根时,都能看到上面鲜红的“农业学大寨”几个字,后面是重重的感叹号!上中学后,我才知道我们安徽有个金寨县,但不是那个“农业学大寨”的县,当时还是有点失落的。后来了解到金寨县是安徽面积最大的一个县,是一个红色革命老区,也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更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金寨走出了59位将军。开国上将洪学智就是金寨的骄傲。
3.绩溪县。绩溪县,是我们胡锦涛主席的家乡,也是自那时起我更加了解了绩溪。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原来啊!绩溪县是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素有“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之美誉,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绩溪的山美水美,房子美,真正是个人杰地灵的人间胜地。这里出了很多胡姓名人,如胡雪岩、胡适,胡主席。胡雪岩,可是千年徽商的代表人物啊!胡主席更是我们英明的国家领导人。
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逐渐实行郡县制。县,作为中国省市下面的一级区划机构,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政策的实施。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安徽省有62个县,我的家乡是安徽省定远县,是凤阳县的邻县,据“十四五”规划纲要,我们的凤阳、定远县都将撤县设市,果真那样,滁州将再无“县”这一行政区划名称了。
要问安徽省哪三个县最有知名度?当然各位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县名上榜,这必须得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作为说服力。
【桐城廊桥】
第一位,名登榜首应属“桐城市”
桐城的名声在外,主要取决于100多年前的“桐城派”,桐城文人(包括现在枞阳县的)100多人,独领风骚300多年,他们在当时的文学流派上,有人独自发挥,有人共同争鸣,并有了后来的“桐城文章甲天下”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方苞、戴名世等人的文章长时期刊登在高中的教学读本中,在过去,文化知识的传播,不但全国的读书人了解到桐城的文风,就是国外文化界人士也知道安徽省有个“文都”桐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桐城人在外省只要说起家乡“桐城”,没有哪个人不知道,他们会一番赞誉“出文人的地方”。10年前,笔者送孩子到北京去读书,与一位东北孩子的父亲交谈时,他连连肯定“出人才的地方”!(并非吹捧,当然现代桐城没有出什么大文人)
【六尺巷素颜】
桐城六尺巷的宣传作用,“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四句古人劝人警醒的箴言,出于清康熙年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之笔,古为今用,现在这脍炙人口的几句话仍用来劝慰世人以谦逊礼让为作人的品德。六尺巷的景观虽算不上精彩别致的几星级旅游区,但对桐城的名声效应却影响很大。
【黄梅戏大师“严凤英”饰演的七仙女剧照。】
黄梅戏造就了严凤英,严凤英唱响了黄梅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严凤英领衔主演的黄梅戏精品“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被拍摄成电影后,让全国观众都喜爱上了这个剧种(据报载,香港一位老太太连续观看了一百多场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黄梅戏从此跻身于全国五大剧种之列,人们喜爱黄梅戏就想到了严凤英,由严凤英就想到了桐城。
桐城声誉鹊起,还有桐城诸多文人的妙笔赞誉,更有言过其实的阔论高谈。
第二名花落谁家,争议入选的县很多,让大家心中肯定:
肥西县,全省经济领先第一;
临泉县,全省人口排名第一;
凤阳县,全省唯一有大学的县城,“安徽科技学院”。
金寨县,中国的将军县;
泾县,“皖南事变”发生地;
黟县,全省人口最少的县,县域面积最小的县,却有宏村、西递两个五星级旅游区。
太平县,黄山在其境内,外界人们只知黄山,不知太平?
濉溪县,古井页酒,让众多酒客飘飘欲仙;
灵壁县,灵壁美玉,价值连城;
庐江县,周瑜故里,小乔墓葬;
枞阳县,枞阳有些民众敢作敢为,走遍全国。
还有,想不起来了……
上一篇:五岳归来不看山怎么理解
下一篇:哈尔滨有什么免费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