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有切身的体会、经验和较多的了解。通常地,大部分人突然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并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时,就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但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状态下,去不同的高原环境,出不出现高原反应,和高原反应的轻重,又不完全相同。
我第一次意识到高原反应,是1994年的深冬,而且还是事后才意识到的。由于我当兵是在乌鲁木齐,考上军校后又在南京学习、训练、生活了整整四年,军校毕业后被分到新疆南疆地区,刚当排长时对南疆地区的一切,都是无知、陌生和新奇的,那时,根本就没有高原反应这个概念,甚至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何况二十多岁年龄,军校又四年,正是想轰轰烈烈在部队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那年大雪后的冬季,部队突然野营拉练,当天在克州的乌恰的新县城驻下来。部队拉练么,总是会很忙,跑来跑去的忙个不停,但第三天莫明其妙的突然感冒了,而且很严重,棒棒的身体猛然间就不听使唤,头晕厉害、高烧不退、整个人突然就倒下了,棱是被迫躺下、输了两天液体才好。
事后,听医生和"老南疆″们说,我这是一种高原反应。也正是这一次,我才知道高原反应这个词,并体会到了高原反应的感受。不过,输液又加上躺了两天,好了后,再怎么活动、干什么,都再没有出现高原反应。因为,身体已经适应了。
我第二次遇到高原反应,是美国"9·11事件″后,美军驻军阿富汗、攻打"塔里班″,并试图强租我喀什、和田机场。当时,美军放言,本·拉登跑到哪里,他们就打到哪里。我新疆部队接中央军委命令,整个南疆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并迅速"封控边境″,要求部队做好一切迎战准备,包括防卫和反击一切侵害我国利益的敌人及其攻击行为。我随首长检查部队,当时我们的部队行动非常果断,前指和第一梯队当天就进驻了帕米尔高原和边防一线。检查部队时,还是有少量官兵是有高原反应的。塔县县城海拔3500米,中巴边境红旗拉甫界碑4300米。由于我们是当天赶到,中午到达县城,午后又直接奔赴中巴边境。到达红旗拉甫前哨班,并与巴方边防军取得联系后,在4300米的边境上,我们有的同志出现了嘴唇发紫和稍有头晕的高原反应,所好都不严重。这次我没有感觉到高原反应,并在巴铁带领下,与首长一起深入巴铁境内八十多公里,查看了他们的情况。
我第三次遇到高原反应,是又之后的奔赴昆仑山上,参加组织部队进行中印边境反击作战演习。一是途中我随1号首长在翻越一个5300多米的达坂时,由于河流遇阻、平板拖车出现故障,首长着急上火,我也不停跑来跑去指挥、协调部队,及时下情上达,中间出现了一阵子高原反应,头晕、恶心、不舒服。此时首长又怪我,"我说不让你跑的么你要跑″,我只好相继喝了两罐红牛,半侧躺休息了一阵子,很快就缓过劲了。
二是部队到达三十里营房后,第一天没事,第二天陆陆续续有人需要吃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的药,有的人则感冒、发烧、头晕需要输夜了。三十里营房海拔3000米多一点,但昆仑山的山体厚、空气氧气稀薄。往往是第一天赶上去没事,第二天、第三天身体、心理一放松,很多人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三是部队在海拔5700米以上的达坂和通道地形,构筑工事,在攀峰观察、组织指挥、部队演习的过程中,断断续续,总是有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有一少部分官兵会有高原反应。记得当时有一名高原反应很重的某分队的一个副连长,还被送回驻地急救过。我在登一个海拔近6000米的山峰时,因携带东西较多较重,也出了嘴唇乌紫的情况,不过我自已并没有其它任何感觉,是别的人看我时说的。
总之,通常都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时,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态人,活动量较大时,会有一部分人分别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另外,不同的山体厚度、空气氧气环境,不同的季节,尤其是向3500米以上高海拔行进的速度过快了,较为容易引起高原反应。向高海拔行进慢些、活动缓慢点,就会减少高原反应的发生。一般到达高原、高海拔地区,有了一定的时间和慢慢适应之后,高原反应的可能性和高原反应的人数,都会大大减少。
楼主你好首先你问的太片面了,因为很多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有生长在高原地区的人群,那么他天生就有克服高原反应的一些天生的一些因素。
当然,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尤其是生活在海边地区的人,那么高原反应会更加严重一些,因为这毕竟是它的生长生活的,这个海拔是比较低的。长时间并没有去过高原地区,那么一旦去了高原地区,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高原反应。
所以说没有上过高原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在平原地区,慢慢的从海拔1000米到2000米再到2500米再到3000米,慢慢的过渡到一个高原地区,不然的话一下子高原反应,会让自己的身体受不了的。